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3D打印黑科技,医疗领域的新变革!

时间:2024/5/16 13:42:49点击:

3D打印作为一种颠覆传统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制造技术,被誉为继蒸汽机、电脑、互联网后又一项伟大的发明。

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引领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3D打印技术,可快速实现各种个体化医学模型、辅助器械、植入体等产品的制造,有助于实现临床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3D设计模型转化为现实的产品。相较于传统制造方式,更适合制作小批量定制化的产品以及复杂形状的产品。

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手术导板、医疗植入物、义齿等医疗器械,对个性化定制的要求很高。因此,“个性化”为3D打印技术与医疗行业搭建了深度结合的桥梁。

应用领域有多广?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将3D打印技术引入医疗行业,主要是帮助医生建立三维病变模型,用于术前规划和与患者沟通。

从最初的医疗模型快速制造,逐渐发展到3D打印直接制造助听器外壳、植入物、复杂手术器械、康复辅具和3D打印药品,3D打印技术的医用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场景。

从医疗器械领域来看,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3D打印”相关医疗器械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有8款产品取得了境内医疗器械 (备案),备案产品包括隔离眼罩、牙科模型、牙科包埋材料、手术规划辅助器具等。另有64款产品获得了境内医疗器械(注册),1款产品获得了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的产品大部分为模型或导板,且多集中于牙科、骨科等领域的应用。

市场规模,有多大?

随着未来经济水平和精准医疗要求的不断提升,3D 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将拥有巨大空间。

据Acumen Research and Consulting发布报告称,2022年全球医疗3D打印应用市场规模为28亿美元,到2032年将达到1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6%。北美地区市场份额最高,亚太地区增长速度最快,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医疗消费国家,医疗3D打印市场发展潜力大。

2020—2023年全球3D打印医疗市场规模(单位:十亿美元)

3D打印亦成为骨科、口腔等企业的关键布局方向。

如骨科方面,截至2023年5月,捷迈邦美、强生、史塞克、施乐辉、美敦力等医械巨头,先后出手完成了对3D打印骨科植入体公司的收购;国内市场,国内,2015年爱康医疗旗下子公司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人工髋关节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的3D打印人体植入物。此外,还有中诺恒康、春立医疗、博恩生物、光韵达医疗等企业在3D打印骨科类器械产品方面有所布局。

顶层设计,推动标准化发展

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划引导。

2017年,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其中提出要建立“3D打印+医疗”的示范应用。针对医疗领域个性化医疗器械(含医用非医疗器械)、康复器械、植入物、软组织修复、新药开发等需求,推动完善个性化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在分类、临床检验、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确定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及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持标准。

2020年1月1日,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正式实施,为包括3D打印技术在内的定制式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给予指引。为包括3D打印技术在内的定制式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给予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月,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其中提到,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北京、上海、粤港澳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

深圳,加速融合发展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正从平台、基础研究、应用创新等多方面加速推动“3D打印+医疗”的融合发展。

创新平台方面,早在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广东省首家高水平医学3D打印临床应用创新平台落户深圳。

基础研究方面,如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的赖毓霄团队开发出了3D打印黑磷支架,在骨缺损治疗方向上取得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8月24日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

3D打印制造的PLGA/BP支架示意图以及BP降解诱导骨免疫环境加速骨再生的机制

应用创新方面,如依托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智能医疗创新研究院平台优势,南科大医院神经内科率先在深圳将机器人、3D打印等人工智能导航技术应用于疼痛介入手术。

上一篇:西门子在深布局全球产线 让“深圳造”高端医疗器械产品销向全球

下一篇:医疗器械安全巩固提升工作(东部片区)座谈会召开

返回顶部